一、防登革热——我们要知道,要做到

   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花斑蚊)叮咬传播。

  • 办公室和家中尽量避免种养水生植物,如有应2~3天换一次水,并冲洗植物根部,刷洗容器内壁。
  • 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托盘、冰箱托盆、雨伞桶等积水,每星期一次。家中最好不要使用容器贮水。如果必须使用时,要给容器加盖。
  • 家中应安装纱窗纱门,使用蚊帐、蚊香、家用杀虫剂和电蚊拍等防蚊灭蚊用品,避免被蚊子叮咬。
  • 暴雨过后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家居内外,庭院前后的各类盆、罐、缸、坛、瓶等容器和竹节、树洞的积水,以及阳台、天台等处的积水。
  • 应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没频繁的傍晚时段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  • 居民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入户调查蚊媒密度,如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关节痛、肌肉痛等症状,尽量避免外出,防止蚊子叮咬,并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。

二、教你怎样清理孳生地

1、孳生地主要类型和种类

    家庭、单位、学校主要孳生地有:花瓶、花盆及托盘、饮水缸、储水池或缸等有用的功能性积水容器,闲置的瓶、罐、缸等无用的积水容器、竹筒、树洞、汽车轮胎、楼房反梁及雨水沟、地下室集水井等。

    外环境、公园、建筑工地等主要孳生地有:屋顶、楼宇天台、绿化带等的垃圾薄膜、废弃易拉罐、饭盒、塑料杯积水容器等,闲置或废弃的瓶、罐、缸等无用的积水容器、废弃的汽车轮胎、市政管网的管井、竹筒、树洞。

2、孳生地处理方法

    翻盆倒罐,清除闲置无用积水。清除废弃的容器,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逐一翻转倒放。

    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。清除绿化带和卫生死角塑料薄膜、一次性塑料容器。室内要注意卫生间、厨房、阳台隐蔽角落的处理。

    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积水容器。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积水容器要求严密加盖,每5~7天换水一次,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。

    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,2~3天换水一次,冲洗植物根部,彻底洗刷容器内壁;大型莲花缸、池,可放养食蚊鱼等,也可投放双硫磷等有机磷缓释剂。疫情高峰期间,动员居民尽量不要种植水生植物。

    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,必要时使用双硫磷、倍硫磷等幼杀剂或废机油。

    治理轮胎。轮胎要求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场所,如要堆放室外,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,不积雨水。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,并在轮胎内施放马拉硫磷、双硫磷等幼杀剂。

    竹筒树洞的治理。公园、学校、园林景点的竹筒、树洞要用灰沙堵塞,或对留根的竹筒,采用“十”字砍刀法,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。

    对于空调机滴水及其他管道跑漏积水的角落,要及时处理,定期查看。

    对于一时无法清理的积水。可采用投放马拉硫磷、双硫磷等幼杀剂,也可倒入适量的废弃机油覆盖水体表面。

三、如何进行成蚊的正确消杀

    喷洒杀虫剂是快速有效杀灭成蚊的手段之一。

    居民区及人群密集的场所(如公园等)首选含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,如氯菊酯、醚菊酯、苯醚菊酯等。在一般外环境,可选用DDVP、甲基嘧啶磷等;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,一般在每天早上7-10时和下午4-7时喷雾施药,每周一次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资料来源:珠海公共卫生